民国驻边专员豪赌,一封电报收复17万失地,结局却让段祺瑞都傻眼
讲真,要是现在有人跟你说,一百多年前,咱们中国有个胆子特别大的外交官,想趁着俄国人自己打内战,派兵去把一块丢了的地给抢回来,而且这块地差不多有整个河南省那么大,你可能觉得这是在吹牛。
讲真,要是现在有人跟你说,一百多年前,咱们中国有个胆子特别大的外交官,想趁着俄国人自己打内战,派兵去把一块丢了的地给抢回来,而且这块地差不多有整个河南省那么大,你可能觉得这是在吹牛。
在北京城里,但凡提起谁活得最“干净”,十个人里头保准有八个会立马想到段祺瑞。
可当我们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评判,将目光回到20世纪初一战前后的特殊时局,会发现这位清末民初的关键人物,更像乱世棋局中一个充满矛盾与争议的“另类”。
1926年初春,吴佩孚结束“讨奉”战争,与昔日仇敌张作霖突然联手进攻国民军。他先击败河南岳维峻部,又沿亲汉路攻下石家庄和保定。冯玉祥再次通电下野,将军权交张之江和鹿钟麟后,到苏联考察去了。
1916年6月6日,袁世凯在举国唾骂中病逝。他留下的,不仅是一个混乱的民国政局,更是一支失去了绝对核心的庞大军事力量——北洋新军。这支曾经被寄予厚望,希望用以支撑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军队,几乎在瞬间就开始了其碎片化与军阀化的进程,最终将中国拖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
始建于1918年的491电台(段祺瑞向日本政府贷款,由日本人投资建造),1948年12月被解放军接管后,先后以“陕北新华广播电台”、“北平新华广播电台”呼号对外广播,是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”和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”的前身。491电台,又称为双桥电台,前身为北洋政府
确切的说“袁大头”银元上的年份并非实际铸造的年份,而是代表它所属的“国币条例”颁布的年份。中间缺失的年份(四年、五年、六年、七年)因为历史动荡,根本没有被计划或大规模铸造。
准确说法:**中华民国六年**,袁世凯已死,张勋刚闹完复辟,段祺瑞把持北京,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,南北再次开打。
1908年11月,慈禧和光绪已崩。摄政王载沣,在涵元殿收拾光绪皇帝旧物时,想起自己的兄长,不禁泪流满面。